舍利弗尊者说这个人没有善根

佛陀告诉舍利弗:“千万不要有如此的想法,因为此人的善根因缘是非常微细的,就连证到辟支佛果位的圣者都无法知晓。

为什么目犍连的神通一点施展不出来?

神通是修行过程中的自然产物,是“副产品”,但不是学佛修行的目的。神通敌不过业力,不能转换因果。无论有多大的神通,也不属于成就解脱的本质。

如何才能做到“静心”而不被外境所迁呢?

著境生灭起,离境无生灭。如果我们佛弟子真的能认真的听懂南无始祖报身佛说法的《心动著境即是魔,随缘分别则无定》法音,并且照着里面讲的一条一条返观自省,那么今生必定能了生脱死成就有余。

善星比丘因谤佛而堕地狱

这世上还有很多人不懂佛陀的苦心,甚至违背佛的本意,最后难以救渡。

说错一句话的后果有多严重?

这是一则有名的公案,其间一字之差,实有天壤之别。有句话叫“在圣不昧因果,在凡因果束缚”,所以百丈禅师的“不昧因果”,乃是至理名言,因为任何修行悟道的人,都要“不昧因果”。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

修慧就是以定徹照般若,圆满定境的成熟,直至成就解脱。修福就是要修荣华富贵,修得来有钱、有地位、有声望、有好的身体……这是修行重要的资粮。

为什么提婆把一根细针投到装满水的鉢中?

作为佛弟子则应该借着这个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机会,跟随南无始祖报身佛勤奋、努力地学佛修行,在掌握佛法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按照佛陀教戒,不断修行自己的行为,提高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功行兼备,才能达到高深、无华的境界,这就是为人之道里面的不可更变的学道精华之要。

是非面前不挂于心

当遇到毁谤讥诮时,就不要挂在心中,这样久而久之,是非自然会慢慢消失,因为其本体属无常性。所以说面临是非不挂于心,既有益于自己,又有益于他人。

视一切违缘逆境为助我成就之缘

修行人,应当依教奉行,信愿行,戒定慧,循序渐进,没有忍辱,才会犯诸戒造恶业,因此修忍辱无比重要。

达摩祖师东渡一苇过江给众生带来了什么?

古有达摩东渡一苇过江,给中国带来了禅学的兴盛。今天,古佛降世人间,带给我们的是能让众生了生脱死的正如来正法,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机缘!我们千万不要错过啊!

挑粪人证到成就

从此这位比丘便受波斯匿王供养衣食住行。比丘常常对国王传经讲法,使波斯匿王对下层的劳苦平民更加理解慈爱,而获得人民的爱戴。

敬与不敬之别

为什么呢?因为他对三宝十分恭敬。诸位比丘,你们要谨记在心,不论何时何地都应当恭敬三宝。

韦驮菩萨十大誓愿

韦驮菩萨是佛教护法,在贤劫之中,韦驮菩萨发下十大誓愿,护持学佛修道之人。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行、持戒、布施、多闻、精进、忍辱、爱语、福德、智慧、种种助道悉令具足。

为什么他声音虽好,相貌却丑陋

佛陀就叫这位弟子出来,想不到一见面以后,波斯匿王却非常失望。为什么呢?原来这位出家人的声音虽然好听,但是他的容貌却不庄严。波斯匿王感到疑惑,于是就请示佛陀。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人的所作所为,如‘影之随身,响之应声’,有因必有果,因果不昧呀!

看似小小的因,却能结出很大的果

俗语云:“环抱之木,发于毫芒”,一棵众人环抱的大树,它的种子却是非常小的。这个公案告诉我们:即使是很微小的善业,也能感发极大的乐果;而很微小的恶业,也能感发极大的苦果。

别人言语的奴隶

我已经不再被别人的嘴巴所控制,我已经不再是别人情绪和言语的奴隶,因为我会根据自己的意志与认知来做事,而不是跟随别人的情绪来做反应。如果有人要怎么说,怎么做,那是他的选择。你是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受观音菩萨等点化,玄奘法师的到来让戒贤论师热泪盈眶

受观音菩萨等点化,正法藏再一次顶礼,感激三位菩萨指点迷津,并且允诺收徒传法,说完抬头,三位圣者已经不见。因此玄奘法师的到来让戒贤论师热泪盈眶。

惊慌恐怖之际,一句“南无佛”种因缘

我们今生拥有人身、得遇佛法,都是因往昔善根,种下了学佛的法缘种子,于此生得以成熟的结果。过去世因一句佛号就种下出家修行因的老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更要把握学佛修行的因缘,早日自觉觉他。

贪心的她竟无法拒绝

众生在自己一无所有之时,就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去寻求,而且贪得无厌,多多益善,心不知足,惟图多求,甚至不择手段,造出种种恶业。一旦拥有名利等时,又惶惶不安,唯恐失去。而布施能使人远离这种种贪心。

鬼神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对象

所谓“敬鬼神而远之”,鬼神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对象,解除不了愚痴烦恼。拜神不如礼贤,能够访求到具德的善知识,进而学习到真正的佛法,这才是真正可以依止而获得真实利益的途径。

有了傲慢心,就会对自己的不足熟视无睹

凡此在日常生活中,能不自夸,也不自满,谦和宽容,恭敬顺承,实实在在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反过来这才是真正的不平凡,也才能成就宁静崇高的人格,完成自度度他的事业!

实力子比丘为何会受到恶言毁谤

两舌的罪恶是很大的,当业果成熟时,将堕入地狱道,受尽诸苦,若业果未熟而转生为人,则四面楚歌,孤独无朋,并且存有两舌的恶习。所以,我们要远离两舌,经常保持一个舌头来说话,多说调解语,和合大众。

屠夫种蒺藜

须知众生无始以来长处轮回,为因果所缚,心随业转,随业报果,此唯有学佛修行从因入果,积善离恶,将凡夫行为修正而符合佛陀所立之行条,方能转换因果,善因先熟,福报增长,而令恶业无位显报,推之于后。

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

阅尽人间的荣辱悲欢,弘一法师由领悟,到修行,度人度己度世,我们或许没有因为他而领悟禅机,却一定会为他的言谈举止而动容。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难以度化的善星比丘

在世尊门下,有一位名叫善星的比丘,是位很难度化的人。 当佛陀在王舍城时,善星一直侍候在佛的身边。有一次,世尊正为帝释天说法,弟子们都是待世尊就寝后,才…

听闻佛法胜过世间的利益

能沉静地听闻佛法,启发人的智慧,在修行因缘成熟之时,福慧双增,甚而转换因果,所得的福报又岂是金钱可以比量的!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唾不至天,还从己堕

在受到别人的讥笑、恶骂或诽谤的时候,我们内心一般都会感到委屈难过或者生气。对于这类事情,《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

童女迦叶度化外道弊宿

童女迦叶度化外道弊宿的事绩,约发生在佛陀入涅槃未久。当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将斯波醯村封给婆罗门弊宿。童女迦叶与五百比丘游行到此,村人早已听闻童女迦叶广…

不知者犯罪有无过失

因果不昧,不会因为你不学佛不知道因果就逃过因果的定律。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