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看法著,恭闻法音,是我们学佛明理的必然途径。抱着最恭敬虔诚的心,如法的闻视法著,自然会得到更大的受用。那么,怎么样保存、闻视法著,才是最如法的呢?
佛门礼仪_汇总(持续更新)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佛门礼仪(18)_盂兰盆节午斋
上供竟。执事人将兰盆疏菜及供饭匀入大众饭菜内。其供会果品食物及自恣僧物,不论客旧,平等普分于斋堂。事俱齐备已,开午梆,鸣大钟三下。主者及大众搭衣持钵至斋堂坐齐,鸣云板
佛门礼仪(17)_共修
共修时清净身心,保持道场庄严,不但是恭敬佛陀说法,也是为了维系同修法缘,以资增长正知正见,助益与会同修共沾法喜,同享法量功德。故当相互提醒,共同遵守
佛门礼仪(16)_求法
注:以下所指之师,是以真实菩提心行利益众生,且无犯128条邪恶见和错误知见的具德上师。 1、皈依和求法是神圣庄严,无比珍贵之事,所有弟子要提前沐浴、漱口、清净身心,着装严谨;2、求法时,依次向佛菩萨和...
佛门礼仪(15)_佛门四威仪
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自身的威仪庄重,更可以成为度众的方便法门。身语意的行止,表现在外,就是生...
佛门礼仪(14)_佛家常用说法
当我们要询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法师的德号上下?”“上下”是指法号中的两个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号叫“慧普”,那么就是“上慧下普”。一般来说,千万不可问出家人“您贵姓”,因为佛教规...
佛门礼仪(13)_在寺院如何拜见出家人
在寺院中,出家人不可以随便在房间内接待信众,而客堂才是会客的地方,否则,就违反了“常住规约”,会被“迁单”的。居士应该先通过客堂,只要客堂知客师同意就可以。一般情况下,居士应该先到客堂,拜见知客师,说...
佛门礼仪(12)_共住
入众:不争先恐后,不争坐处,不于座上遥相呼笑;不奔跑跳跃,不比手画脚,不私下耳语;呵欠当以衣袖掩口;众中有失仪者,当隐恶扬善。起居:洗面当惜福,不浪费用水,不得喷水溅人;漱口时,不得讲话;如厕时,亦应...
佛门礼仪(11)_暂住寺院
在外参学访师,朝山礼佛时,常常要暂住在寺院。 如果打算暂住在寺院,首先要到客堂里去办理有关手续,延着自己右手的门边进入。待通报知客师后,如得到允许就进行登记,并认真聆听知客师交待的事项,如何时起床,过...
佛门礼仪(10)_用斋
寺内用食,当得随喜。凡逢佛菩萨圣诞日或者寺庙其他法会活动,都会备办素食筵席与众生结缘,信众需随喜功德;平日在寺庙用餐,也要随喜功德。因为寺庙之物,都为十方善众所捐,若无特别缘由,信众不应白食。在寺庙用...
佛门礼仪(9)_过堂
佛教寺庙传统的丛林过堂(用斋)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止语端坐、正念受食、威仪寂静。 僧众早晨、中午到“五观堂”或“斋堂”用斋饭,晚餐亦可称“药石”。寺庙的“五观...
佛门礼仪(8)_敬僧
1.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或【法师】。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法师】、【老师父】等。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可于其名号下加称【师】字,如【○○师】即可。4.因僧尼出家...
佛门礼仪(7)--敬师
注:以下所指之师,是依佛所教,以真实菩提心行利益众生,且无犯128条邪恶见和错误知见的具德上师。 若师父出现或从自己身边经过时,弟子应即礼拜致意,直至师父离开或示意时,方可再坐下。 入师父房间前,应先...
佛门礼仪(6)_礼经
阅经须恭敬严谨。若有可公开阅览的经典,在恭读之前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有人诵经,请勿在旁走动,或站在中央照相。 听经时,随众礼拜入座,净心静语,不向熟...
佛门礼仪(5)_操手
当我们聆听长者大德说话时,可以双手合十表示恭敬。如果谈话的时间较长,则可以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势,这样既能摄心,又不会散漫。其形状为:双掌平放,手心朝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置于腹部前方。...
佛门礼仪(4)--问讯
佛教徒向佛菩萨或圣德顶礼后,应双手合十,集中注意力,目光注视中指指尖,放松身心,弯腰约九十度,就叫问讯。表示谦虚的、诚恳的问候、恭敬、请示。平日在正式场合见到师父或长者大德,可以用问讯的方式表达恭敬、...
“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尖合,形如含苞未放之莲花,表达恭敬、惭愧、谦虚之意。对佛法信众而言,这是最熟悉不过的问候方式。 合十除了表示问候、打招呼之外,如果穿越大殿佛像前,或经过法师身旁,均需合十,弯一下腰,表示尊重。此外,写信时,用“某某人合十”作为信末署名,也是一种表达谦逊、恭敬心意的方式。还有,当我们聆听长者大德说话时,也可以双手合十表示恭敬。如果谈话的时间较长,则可以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势,这样也能让人摄心,不会散漫没精神。 合十的动作,是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合双掌时,双眼下垂,目光注视合掌的指尖,凝聚心神,排除妄念。同时尽量放松,让气息往下沉,以达到逐渐安定的作用。 合十可以辅助收摄内心,表谦和之意,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透过肢体的动作,最终目的除了达到端正仪容的身仪之外,也是为了让心沉稳、安定,达到向内收心的效果。
“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尖合,形如含苞未放之莲花,表达恭敬、惭愧、谦虚之意。对佛法信众而言,这是最熟悉不过的问候方式。合十除了表示问候、打招呼之外,如果穿越大殿佛像前,或经过法师...
佛门礼仪(2)_礼佛
应持恭敬之心礼佛。 礼佛时,不一定要站立于殿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 拜佛时,姿势要庄严正确,不可倾斜不正。注意要将臀部尽量矮置于双足上,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另有一种大礼拜,亦称磕长头,...
佛门礼仪(1)_入寺
入寺拜佛不可不知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