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法藏网 感悟分享 为什么你这样烦恼

为什么你这样烦恼

烦恼是什么呢?烦心恼身,谓之烦恼。《大智度论》卷七解释:“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

种种烦恼归集在一起就是:贪、嗔、痴、慢、疑五毒。

它们障碍我们的修行,也是我们烦恼痛苦的根源所在。憨山大师曾言:“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如沸汤滚滚,安能得一念清凉。……”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镇江,特登上金山游览,问一老和尚道:“和尚!你看前面大江之中,风帆片片,碧天无际,你知道这江上来来往往有多少的风帆吗?”

老和尚悠悠地答道:“皇上,依贫僧所见,只有两张帆。”

乾隆皇帝问道:“是哪两张帆呢?” 

老和尚说:“一为名,一为利。”

司马迁也在《史记·货殖列传》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 ...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

其实除了名利,贪有很多种,对喜好的一切过度索取、沉溺与执著,都是贪。总括来讲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一辈子就是在这其中打滚,从而度过我们的一生。我们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工作、忙发财、忙享乐,同时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华服美色,有时还不择手段,不顾廉耻道义,造恶作业而不以为然。因为贪著这些欲望,没有的要求有,有了的要求更多,所以心甘情愿被它束缚,成为它的奴隶,甚至心安理得地让它牵着鼻子走。《人民的名义》中的小官赵德汉,因为贪得无厌,才有敛财2亿多的疯狂;剧中“大反派”高育良早就和原配妻子离婚了,却为了各自的利益仍然住在同一屋檐下。

如果再广泛一点讲,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

我们常听到或者自己也常这样抱怨:“我的痛苦很多!我感到自己的工作不如意、伴侣不如意、身体病痛多、正确意见得不到别人认可、孩子找不到对象、孙儿没有老张家的孩子聪明成绩好... ...因此心里常常感到不痛快,并希望能够尽快改变这种现状。”

这都是不明信因果、五欲炽盛的偏知偏想。你目前的收入足够生活,根本不会饿死和冻死,你们全家也有房屋住,根本不会流落街头,也许只是面积小了一点而已;遇到什么样的亲人朋友同事,身体的健康与病痛等,更是昔时因缘所致,并能通过你的行为得到转换,你完全可以不必为这些感到痛苦的。可是,因为你不明信因果,不肯承担后果,只一味地纵容内心对金钱住房美眷的贪求心,就等于以前借了人家的钱,现在不仅赖账不想还清,还琢磨着再借更多,因为不如你的愿,所以就有了痛苦。而懂得因果就会知道,比如,昔世布施才是今世富裕的真正原因,而那些富人享受的是他们自己昔世所种下的果,如果没有继续增上功德,这些也不会永恒长久,也只是另一种程度意义上的没有饿死和冻死而已。如果没有这些因,即使是出家人,也可能一餐都吃不到。很早时,有个行脚僧人去山上庙里挂单,知客师不给他挂单,而且还把他赶出来。天又黑了,怎么办?没有办法,只好在韦驮菩萨桌子底下睡一觉。行脚僧就很抱怨韦驮菩萨不护法,都不让挂单。半夜,韦驮菩萨就显境说,你前辈子在庙里,别人干苦力活,你就偷懒。终于勉勉强强搬了几块砖头。因为你搬了几块砖头,所以现在才有福报躲在我桌子底下,否则你早就被扫出山门了。这个行脚僧才恍然大悟。

因为明白这是因果的关系,就会少很多抱怨,就会控制自己的贪求心。对于凡夫而言,不是叫你一下就什么都不求了,而是不要贪求和执着,求前不贪,求后不执,时时以因果观去思考遇到的人事,以知足感恩的心态来坦然接受,以佛法的智慧正确地去处理,求得了,我们不执;求不得,我们不恼。渐渐的,这颗五欲炽盛的心就会宁静下来:对于名利,人家名高利厚的我不眼热,人家名薄利少的我也不轻视,因为这都是因果;对于婚姻家庭儿女,美满如意的我不得意,有所遗憾的我不抱怨,因为这都是因果,好的我增上相续,不如意的我以德行相待和转换,至少还清了这债,不然这债轮回生世都跟随我;身体健康的我感恩,这是我宿世多行放生多行善业的果报,今生我还要继续这样增上;身体不适的我不怨恨恐惧,而是真切向十方诸佛忏悔,我要向累世以来一切我无明或有意伤害过的生命忏罪,请求他们的原谅,坦然接受他们对我的惩罚,同时希望他们和我一样有缘得遇佛法,转换因果,离苦得乐!谁的福报大我都不羡慕,而是随喜赞叹;自己有大的福报,也分享给众生,决不自己享用,这样的心行,即使你什么都不贪不想不求,因缘善果成熟了,照样会一样不少!

当你深思因果,用客观、安详和勤勉的修行态度来代替原来的贪求心,你的心就会渐渐平静和快乐起来。何况,因缘并非一成不变的,通过自己的真修实行和正见的智慧去获得福报的转换增长,用积极地广种福田、培植善缘所产生的福德力量去感召福报。同时,由于保持了正见的智慧,当福报来临时,才会沉着淡定,视为平常之事,继续保持自己的善念正行,继续培植善因善缘。不然福报来了,也很危险。比如当官是因为有善业成熟了,结果不思惜取,反而开始去贪污了,恶果成熟,被抓进去了;发财也是因为有善报成熟,结果去吃喝嫖赌,弄得满身都是病。这就是不懂因果,贪求无度,不继续培福的缘故,这样福报也就守不住。

佛教的六度,也是六种修行的法门,我们已经知道了“忍辱度嗔恚”,那么,对于贪呢,就是“布施度悭贪”

真正的修行人走到哪里,都是简单的,住的好坏都很随缘,吃的好坏也无所谓。为什么,因为知足就是随缘法,就是安心法。想一想,千方百计你得到了多少,精打细算你失去了多少,求而不得你烦恼了多少,斤斤计较你结怨了多少,贪心不灭你造恶了多少,人生在世你享受了多少,临命终时你带走了多少?不反省自己的贪求心,而只怨世道和别人不公,等于给自己喝了碗毒药,受苦的是自己。

多也罢,少也罢,来也罢,不来也罢,我们都依佛教诫,以一颗明信因果的心去谨言慎行,去感恩知足,去随喜赞叹,去布施分享,去相续善因,这样方可真正心得自在,不求而得,得而不执!

一切知见和法义均依佛陀说法为准,谨遵南无释迦牟尼佛教戒!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严守五戒,行持十善,常念礼拜南无观世音菩萨!!!,恭敬念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六字大明咒》、《大悲咒》,增益福慧,健康长寿,平安吉祥!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南无观世音菩萨!更多链接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_南无观世音菩萨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_佛教经典
南无观世音菩萨法缘日,农历九月十九
《藉心经说真谛》_佛陀说法_南无观世音菩萨_心经
什么是正确的”大悲观音加持法”_南无观世音菩萨
虔诚顶礼 南无观世音菩萨
五彩光围绕着的南无观世音菩萨非常庄严
这些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啊
法宝流通_心经_观世音菩萨普门品_佛教经论 为什么要修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般若法藏网立场-南无观世音菩萨,心经,佛法,佛经,学佛知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qilaixuefo.com/427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