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知正见的善良就像阳光,相应众生的因缘去做好事,做好人,就像沐浴在阳光之中。光明并不直接惩罚不接受它的人,拒绝光明,成为恶人,停留在黑暗中,这本身就是一种惩罚。
其实这个道理你并没有懂
这个道理我们并没有真懂,更没有真信,自然也就不会真照着做。每一件事,都很小,去做,就是在生活中修行。能不能过好这一生,不在于你懂了多少道理,而在于你照着正确的道理真正去做了多少。
“豆腐心”不要用“刀子嘴”来体现
我们柔软的“豆腐心”,为什么非要通过一张“刀子嘴”来体现呢?佛陀教诫我们要行十善,其中就有“不恶口而说柔和语”。起心动念,言语行为,多一份严谨,多一份智慧,多一份象南无观世音菩萨那...
佛弟子怎么作清明祭祀
作为佛弟子,不一定要到清明节才想到祖先,日常也可以行佛事,做功德回向往生的亲人。就好像亲人去远行了,你可以直接把“钱”打到他的卡上,这里的“钱”就是功德福报。我们向先祖的福报银行里...
爱在当下,尽孝在当下,学佛也在当下
父母为我们辛苦劳累一生,无明造下了诸多恶业定要偿还,我们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去地狱受各种苦报吗?不!我们要竭尽全力引导父母入佛门,明信因果,学佛修行!今日不知明日事,爱在当下,尽孝在...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优秀的人,懂得因缘和合,更明信因果,他会经得起百般磨砺,越困难越是努力,因为他知道因果要靠自己的心行去转换!“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此中格局,值得一品。
人性不是简单地只用好与坏来区分
丹麦著名医学家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看中了哈里。但研究很枯燥,他担心哈里能不能坚持下去,于是他的助理提议:找个人提出高薪聘请哈里,看他会不会动心。 芬森拒绝了助理的建议:“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
听闻佛法胜过世间的利益
能沉静地听闻佛法,启发人的智慧,在修行因缘成熟之时,福慧双增,甚而转换因果,所得的福报又岂是金钱可以比量的!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为什么说佛渡有缘人呢
因缘可以缔创生发,可以改变转换。故佛弟子要广为结缘,善行转换。施下的菩提种子,或此生,或他生,或多生,终会籽发。
学佛与不学佛有什么差别呢
真正虔诚学佛修行的人,心境平安喜乐,远离烦恼纷争,并能通过学习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去争取获得圆满解脱的圣洁之果。
“见恶赠美,见苦赠悲”
佛陀说法,处处讲要利益他人,哪怕艰难、痛苦、吃亏也要为他人担当,这才叫断我执,才叫修行。而恒时善良,以方便法门相应因缘去帮助他人,利益他人,并且都不要让对方知道,一切都出自内心本然...
什么是真正的供养
佛菩萨最喜见的是众生依教奉行地去尊重佛、法、贤圣僧三宝,去弘扬如来正法,利益众生,修正自己,自觉觉他。而这些依教奉行,由纯净与虔诚所生发出来的愿与行,就是供养,就是将供养心化为了实...
面对厄难我们能为亲人做些什么
好好地恭闻如来正法的法音开示和恭学佛教经典教义等,如理如法地正确地学佛修行,以期从更深广的角度去明了佛教真义与学佛目的,不仅在自己宝贵而有限的人生当中,抓住成就之机,最为珍贵的是,...
为什么福报越“修”越少
若能一面以清净之心去造福,一面以感恩之心去惜福,再注意避离恶因业,不要积恶,相信福份的积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而且,这个福报来的时候,你会享受得很快乐,因为你的心行是净善的。
能赢,而不一定要赢
聪明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聪明;聪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则勇于舍得。真正的耳聪是能听到心声,真正的目明是能透视心灵。任何事情,都只有将心比心,才能处得长久。所谓的高情商...
为他人搬走的绊脚石,可以用来为自己铺路
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通过修行积累善业功德,让它先行占据报位,让善功德将行者护持起来直至成就脱离轮回,让恶果一直没有机会没有位置显现。修行人的幸福来源于勤勇于善的充实,莫向外求的自在...
成功不仅是你拥有多少
这世上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互相扶持。格局越大的人,往往越懂得助力别人,也越能够欣赏别人的成功。成功不仅是你拥有多少,更重要的是你帮助他人多少,有多少人因你而感动、因你而成长。
只有放下我执邪见才能步入解脱道--回薛浩然先生的《请益书》
要闻一法一偈,都要看有没有缘法,都要看是否具备这个善根福德,能不能有资格享受,更何况南无羌佛、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威力。
唾不至天,还从己堕
在受到别人的讥笑、恶骂或诽谤的时候,我们内心一般都会感到委屈难过或者生气。对于这类事情,《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
喜欢一个人,得到与得不到,都是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缘因果,造成种种恩怨情愁的执着与困扰,假若未能化解,会继而再造成种种新的善恶业报,形成生生世世的互相纠缠。正如古德所说:「假使百千劫,...
生死与功德只在一念之间
时光荏苒,等徒儿年至耄耋,寺庙已是金碧辉煌良田百顷。可是,几十年来他却只忙于建庙扩庙,沉缅自喜于寺庙的恢宏外相,而疏于弘法利众,广济周方。要知道相应因缘,时时处处都行力所能及的援手...
愿有人陪你勘破这生死棋局
一切不过是相互之间的因缘因果关系。在倏然辗转的岁月里,愿有人陪你阅尽这万丈红尘,勘破这生死棋局,超离这轮回幻相,共享那永恒不失的常乐!
很多人在离成功一步之遥时却放弃了
“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越学越远了,这就是没有真正做到持之以恒的虔诚与精进之心行,失去了当初学佛的正念初心。因此才说:学佛如初,成就有余。
不在意小过失 ,终会伤及修行
为人处世,我们的言谈举止,如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表情、一句话语,这些都像毛毛细雨,看上去很小,但如果不引起注意,不引起警觉,就会在有意无意间打湿别人的‘衣服’,伤害到别人,同时也会...
一道伤痕救了这棵树
在人生的修行中,经常都是病苦厄难、伤害背叛等等违缘逆境出现时,我们才知道原来自己的修行还那么差,原来自己也并没有真正地明信因缘因果!挂于我们口齿间的修行,其实并未真正扎植于实践去生...
你认识自己吗
若是狂妄自大,自以为是,不能正确衡量自己,就难以用清醒客观的头脑审视自己,就会认为自己不得了,最后不但不能成就,反而走向堕落,随形追身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在进取成就的道路上,时时能够...
因果因缘使然,相遇有时就是重逢
只要众生还在凡夫的轮回世界里就没有永恒幸福.病苦别亡随时随地都在上演,更何况自己种并非都是好因.如此深思观照,就会懂得要相续和增上善缘,好好去学佛修行,以期成为命运的主动掌握者,成...
还以为是爱情,原来是心律不齐
如果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们仍能调侃生活,同时又能播撒和传递菩提的种子,期待在今世、来世、未知的数世,开花结果,不啻有更宽广深远的意义!顶礼十方诸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