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末法时期,世界各地及许多寺庙,真正解脱成就的人有几个?这真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而那些依止当今住世佛陀而获得大成就者却举不胜举。这些大成就者,有事实、有报道!只有学习南无始祖报...
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很多人都无法做到一心一用,更何况一心不乱!只能穿梭在利害得失中,受困于浮华宠辱里,心间像装了砂石一般沉重。
为什么提婆把一根细针投到装满水的鉢中?
作为佛弟子则应该借着这个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机会,跟随南无始祖报身佛勤奋、努力地学佛修行,在掌握佛法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按照佛陀教戒,不断修行自己的行为,提高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功行兼备...
学佛修行的障碍是什么?
修行必须要修无常心,如何不能生起无常实相,次第错乱,就不会恐惧六道苦,就不会精进不殆,当遇到一些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就往往把佛法忘在脑后,被世间琐事牵着鼻子走。这正是我们当下...
视一切违缘逆境为助我成就之缘
修行人,应当依教奉行,信愿行,戒定慧,循序渐进,没有忍辱,才会犯诸戒造恶业,因此修忍辱无比重要。
愿菩提因缘的种子,终结菩提之果
有一庄园老爷纳了个小妾,宠爱有加。有一天小妾想到寺庙里去烧香祈福,老爷便陪着她一起出门。到了寺庙里,这庄园老爷猛然瞥见自己的名字竟然被写在一块显眼的长生禄位牌上,心中很是纳闷,便问正在扫地的小和尚是怎...
达摩祖师东渡一苇过江给众生带来了什么?
古有达摩东渡一苇过江,给中国带来了禅学的兴盛。今天,古佛降世人间,带给我们的是能让众生了生脱死的正如来正法,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机缘!我们千万不要错过啊!
十粒黄粟的供养
由于我往昔吝啬和贪心,所以今生才受了这么穷苦的报应。现在我在佛像前面,诚恳地哀求十方圣贤能接受我的忏悔。我用这么粗贱的东西来供养众僧,愿明天寺里所煮的五石米饭会因有黄粟而变成淡黄色...
怎么样才能影响他人?
有这样一个公案:释迦世尊住世时,有一位老人,他有五个儿子,却没有一个愿意养他,他心怀愤恨而又无可奈何,只能去当乞丐。有一天,他很荣幸遇到佛陀,就请教佛陀怎样才能改变当下这可怜的现状?佛陀问他懂得感恩吗...
佛菩萨为什么不用神通拯救众生脱离轮回呢?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曾试着用神通去救释迦族的人,最终还是救不了,可见神通抵不过业力!如果佛菩萨把众生的因果业报免除,众生就不再畏惧因果,随意作恶伤生害命,那因果何在呢?因果是不能随...
最深情的一句承诺
世上的人们,在无始的轮回中,我们有无数的亲人都在期盼着有人去度他们,帮助他们脱离轮回的苦海。为了这无始以来的亲人、爱人、友人,你愿意以大迦叶尊者和妙贤为楷模,去成就自己和无始以来的...
南无释迦牟尼佛是怎么对待羞辱的?
如果有人无缘无故讲恶语,乱骂、侮辱清净的人,他的侮辱必定自作自受,就如同举土掷人,遇到逆风,反会污秽自己。
如果是南无观世音菩萨,祂会怎么做呢?
多问问自己,如果是南无观世音菩萨,祂会怎么做呢?无论忍或不忍都绝非出于自我的私心,而是出自大悲心、菩提心,出自“为利众生愿成佛”的纯正发心。
老和尚为什么让弟子到很远的西山打柴呢?
有一位老和尚年岁已高,他知道自己活在世上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他想选择一个继承衣钵的人。他有八个弟子都非常虔诚,所以拿不定主意。
我没有看到她是不是年轻貌美
戒律是佛陀制定的,任何人都应该遵守。文中的禅师的举动从本意上来说非为女色所动,并未违背戒律,他以自己的清净之心遵守了戒律的同时又以慈悲为怀,帮助众生,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位比丘是如何破戒的
一比丘去某个小村落化缘,他时时提醒自己严谨持戒,不得有犯佛法仪轨。当他来到一户人家门前,这家的女子为了试探其戒律是否严守,就请他进屋,说自己非常敬重修行人,要给他最好的糌粑和奶酪。谁知当他一脚跨进门时...
5